首页 >> 新闻资讯  >> 书画展览 >>正文
【画家风采】张群:山水画作品鉴赏
(香港)中华书画家协  2018-05-21  浏览2295次


    
   张群,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三原人,祖籍山东,毕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究班,师从著名画家阮荣春教授。曾师从前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画水墨兰花,后于西安美术学院师从杨建兮教授学习传统山水。喜画水墨兰花和青绿金碧山水,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于陕西省地方名人称号,档案和艺术成果被陕西省档案局名人档案馆永久性保存收藏及查询。



艺术历程


   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阮荣春工作室助教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陕西省工笔画院常务副院长
   西安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西安市山水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兰州军区西安老战士大学教授 
   百余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及陕西和西安美协组织的画展数十次。数十幅作品  被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等国内大型出版社集册出版。在《新阅  读》《陕西美术》等国内公开发行的杂志有专版介绍。 

 

作品欣赏

山水画审美取向之探求


                                 文/张群

  古人云“山水为上”。然而,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却是发展相对较晚的一个画种。但是,由于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老庄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的影响下,很快地把中国山水画推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使得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传承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云台山记》是目前所发现并有记载的最早的山水画作品,并且他的《乐神赋》的背景也是以山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此时的山水画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并没有占主导地位。

   
    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在表达思想上虽然仍是以游为主体,以人物为主体,但其艺术表现手法却是以山水为主体的,人物反而成了点景。从此便开辟了中国山水画的先河,使绘画与自然、社会及生命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意境。


   中国山水画在其发展史上有着关键的几个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大小李将军一变;荆关、董巨一变;李诚、范宽一变;刘、李、马、夏一变;大痴黄鹤又一变。其中代表着北方山水的(荆关)和南方山水的(董巨)的变化十分关键。这一变化,使得山水画更加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画家表现的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真实体验。在宋代,由于皇家画院的成立,使得中国山水画进入了高峰时期。


    皇家画院的院体式画风对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以范宽、李诚、郭熙等人为代表的画家将山水画从一种自然主义的东西,转向了更加追求文化意向的精神。要求画面在对自然体验的基础上,应更加追求趣味性与文化性。


     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书画同源,诗画一律的意境对等形式被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和“夏半边”的夏圭,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从此空白更多。惜墨如金的文人画便开始在中国绘画艺术的长河之中生生不息。


    在元代的大痴黄鹤的最后一变后,中国山水便形成了以宫廷画院为主的院体式画风和社会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画风。特别是文人画,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具备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所谓的“笔墨当随时代”。从元代的倪云林到清初的四僧的绘画可以看出,无一不是文人用笔墨来表现自己内心对社会与自然的感受。


    其实,院体式画风才是中国山水画的最具代表的形式,而文人画只不过是在休闲、苦闷与愤世时信手拈来的,应该是一种自娱自乐或者是宣泄心情的一种产物而已。但是,彰显个性的借景抒情的图卷,展现了客观“天”与主观“人”的统一的审美观。


    古画论中,对客观的自然主义和主观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多的描述:“望秋云,神飞扬;临秋风,思浩荡。”“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晕霾翳塞,人寂寂。”“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充分说明了在浪漫主义的情景交融感召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使得山水画具有了灵魂。


作品欣赏
 










  [ 上一篇 ]  臻品水墨·蔡嘉励中国画小品写生展
  [ 下一篇 ]  展览预告 | 苏东亚《老子》人物专题展
相关导读
【画家风采】张群:山水画作品鉴赏